mbti:esfj
“大家好,我叫sherry,毕业于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,会计和金融分析专业。”这是我进公司前的1年内最熟悉的话,在那1年内,我也大大小小经历了不少的笔试和面试,最终选择了百思特作为我的第一个栖息地。对于第一份工作从事什么行业,咨询是我非常坚定的选择。这是因为我在大二下半学期,第一次接触了管理咨询的案例大赛。
在全封闭的环境下,第一次与陌生的小伙伴结为团队,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苦思冥想、挑灯夜读,这种团队思想之间的碰撞和团队的热情深深打动了我。即使过程很艰辛,但再回头看之前的努力和付出,并未让我因为辛苦而止步,而是对下一次的比赛更加向往。正是这一次的经历,我开始了在咨询公司的实习,正式踏上了咨询的道路。在实际接触过和确认过咨询的生活后,正式入职的时候选择咨询公司就变成了更加理智的决定,而非依靠的是一腔热血和美好的幻想。
我小时候的梦想其实是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,也看了很多相关的书籍,但碍于理科的能力有限,在大学选择专业时,无奈与心理咨询失之交臂。但是,在真正深度参与过几个项目后,我很惊喜的发现,其实管理咨询和心理咨询是有非常多共同点的,我其实也在做治病救人的事情。心理咨询医治的是个体的疾病,管理咨询医治的是企业的顽疾。形式我认为大致是相同的,只是涉及不同领域的方法论而已。接下来,结合我在业余生活中所了解的心理学的一些知识,和我近一年在项目中的感受,总结了一些自己的想法,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。
合作共赢
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咨询,其实我们与客户都是合作的关系,这意味着,不管咨询结果的好坏,客户方都是主动的参与者。并且咨询向来都是一个客户自发的过程,咨询顾问和客户都得出于自愿。所以这就意味着,只有当客户变革的决心非常强烈时,我们之间才能达成真正的合作。
在这一年的时间里,我在营销bg中也大大小小经历了4个变革项目,在项目过程中客户高层对项目的认知和参与,真真实实的影响了项目的进程和推进。在其中一个项目中,由于客户的最高领导层对项目中ltc流程报有了很大的期待,基本上我们做的每一条流程都进行落地试运行,并在实际运用中,帮助该企业解决过去存在的冲突和问题,开始重塑业务管理的秩序。虽然该项目的结果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得到真正的反馈,但这种对咨询项目和结果的重视,也让企业和刚刚成为顾问的我在整个项目进程中相互学习,互相成长。
然而也存在着客户的高层对咨询抱有将信将疑态度的情况,发起咨询可能并不是出于对于变革的意愿,从而导致咨询终止的情况也有发生。这些不同的案例,都让我认识到,咨询顾问在咨询项目中的角色并不是一个领着客户前进的老师,而更多的是作为一盏灯,帮他照亮前进的路,但至于真正走哪条路,是客户自己的选择。
事后反思
在项目中,我们也一直在强调复盘的重要性,甚至在规模大的企业中会设置3-4次的复盘。但是在一个项目中,一位总经理曾说过这样的话:“我们往往都是在产生损失之后,才知道事情的重要性,但我们不能总是通过结果来改进,风险和损失我们都承担不起。”,这句话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。
在ltc中我们其中很关键的一个主旨就在于规避风险,通过后段的前置降低项目交付风险、与客户的沟通留痕降低回款风险等。在我个人的咨询经历中,同样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,在第一个项目中学习到的知识,往往在第二个项目自己运用过后才体会到它的重要性。事后反思固然重要,但反思而后运用并加以避免才是核心。
成人状态
成人状态是心理学对于成年人所处状态的概括,并非是指年龄,更多明确的是成年人应具备的心理状态。“成人状态又称成人自我状态,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,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。更具体的情形可概括为掌控自我情绪、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等。如果你为自己负责,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。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,更重要的是,有力量改变你自己。”
在刚进入项目时,我可能还无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,在客户面前更多的情况是有前辈和项目经理替我站在一线。但随着知识的累积,我现在也慢慢走到了客户的面前,在客户面前讲述方案、答疑解惑、讲述自己的认知和看法,这让我从一个“校园人”逐渐走入“成人状态”。未来我也将慢慢探索、慢慢尝试如何进入并适应“成人状态”。
最后,借用罗伯特·戴博德教授的著作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里心理咨询师白鹭医生的一段话来总结我以上的一些想法,“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,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。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,但我可以承诺的是,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。假如我们都能像这样一同努力,就能预见积极的结果。”
百思特助力中国企业“以变革 谋未来”!